所在位置: 首页-技术资料-反渗透膜什么情况下需要清理?
反渗透膜什么情况下需要清理?
反渗透膜使用过程中膜表面会被水中污染物所污染,会造成表面结垢和膜面堵塞的情况,导致膜的表面产生压实效应,使膜的透水率下降。而膜的污染物中微生物不仅使膜孔隙堵塞,还会侵蚀损坏膜的醋酸纤维结构,导致膜性能下降。如果膜表面沉积的污染物不及时的清洗就会破坏膜结构,反渗透膜的产水量和产水质就会受到影响。那么反渗透膜什么情况下需要清洗呢?
一般反渗透膜的清洗周期是每3-12个月一次,在进水水质特别恶劣的情况下清洗周期缩短到每2~3个月一次,已经被污染的反渗透膜清洗周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当进水参数一定时,检测到透过液的电导率增加了10%,那么反渗透膜需要清洗。
进水温度相同,为了保证膜通量不变把高压泵出口压力增加到了8~10%以上,说明反渗透膜表面的污染需要清理了。
进水的温度和流量相同时,反渗透装置的进出口压差增加了20~30%,反渗透膜也是需要清洗的。
通过上面对反渗透膜什么时候需要清理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反渗透膜要根据客户用水量和水质情况定期清洗,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检测数据判断反渗透膜的污染是否需要清洗。及时清理反渗透膜可以有效提高膜的使用率,更好的保护膜结构。另外清洗反渗透膜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专业的清洗方式清洗,尽量避免对膜造成损伤。
"